第(2/3)页 有了这层保护伞,这些耕种的百姓就能吃饱,生活的好一些。皇庄的佃租并不高,只有两成,同时皇庄里面各种水利设施都是好的,田亩也是好田。毕竟成立皇庄,自然是要挑选好的地方。 再加上皇庄还能够赊欠,利息很低,不用担心被其他豪强、勋贵们盘剥。再加上有皇庄的身份,那些收税的小吏更不敢欺压他们,总体上来说,日子过得还很不错。 在清理了大量勋贵、豪强、世家豪门之后,空出来的大片土地可以安置数十万人耕种。这样一来,从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大乾的人口问题。 这样和之前的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至少表面上看,人地矛盾问题被暂时解决了。 这一次边军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朝廷上下对边地都变得警惕起来。同时朝廷决定不再将边军钱粮交给边军将领发放。 但是对于将钱粮怎么发放给边军士卒,朝堂之上一时间也是争论不休。 钱粮大权可以说是仅次于军权了,朝廷不少官员都想要派遣专门的官员来发放钱粮,军队勋贵们纷纷反对,若是让这些官员掌握钱粮,到时候他们就能将手伸进军队。 不管是勋贵还是皇帝,都不想要让朝廷官员将手伸进军队中。 但是再继续让勋贵,将领掌控钱粮,以后肯定还会出问题。这一点,王拙很确定。可若是不将钱粮交给勋贵将领,那就只能交给朝廷官员发放。 王拙思来想去并没有找到一个好方法。 朝廷中也是争论不休,最后,勉强制定了一个规则。 王拙下令成立督粮署,督粮署抽调一部分绣衣使,一部分勋贵将领,还有一部分朝廷官员,让三方相互监督,若是出现知情不报,三人同罪。 每次发放粮饷,必须要三人一同签字画押。 看上去这样的设计很不错,但是制度的破坏是一点点变法的。这套制度能够维持多久,就看后人的能力了,毕竟就算是文王留下的各种制度也是在一点点变化的。 虽然督粮署成立了,但是勋贵将领们心中对此还是有些不满,朝廷官员那里同样有些不满,不过好歹是在边军中插了一手,虽然这一手并不深,但是只要破开了一个口子,以后就会慢慢深入。 皇室对这个结果也是有些不满意,对一些勋贵将领也不满。毕竟就是这些人不争气,贪图钱财,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