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承依旧每天要耗费大量时间处理。这些奏疏之中,有一部分并不是紧要的事情,还有一部分下面的官员完全能够自行解决,结果这些官员不去解决,反倒是将事情送到朝堂之上,并且来了一句躬请圣裁。 王承每天在这些小事身上就需要花费一两个时辰。看到这种情况之后,王承差点没忍住直接破口大骂。 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交给下面官员处理的,结果他们不处理,反倒是让皇帝来处置,那还要这些官员做什么?坐在衙门里面当泥塑神像吗? 朝廷发放的饷银难道是喂狗的? 王承在朝会上,对这些官员严厉斥责,言其尸位素餐,若是再有下次,直接革职,交由大理寺查办。 朝廷给的俸禄不是那么好拿的,大乾不缺愿意当官的人。 虽然在大朝会上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厉斥责,并且下发正式公文。但是王承担心这些人在下面搞小动作,因此派遣巡察御史前往巡视。 在将一部分的公文奏疏分摊下去之后,王承每天批阅的奏疏和公文数量开始明显减少。看到奏疏公文少了之后,王承也是明显松了口气。 同时加大了考核法的推进,防止那些官员尸位素餐,或者不认真工作,考核若是连续三年为下,就会直接革职查办。 王承通过各种规定来限制地方的权利,增加皇帝的权利,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再加上皇室众人的齐心合力,王承掌握朝堂之后,开始按照他的想法继续推行变法。 开拓贵族继续进行发放,只不过因为之前的开拓贵族已经将容易开拓的地方占据了,接下来的开拓贵族们需要面对的困难更多。 朝廷依旧对其进行大力支持,为了让这些开拓贵族能够站稳脚跟,朝廷这一次基本上都是将五到六个开拓贵族划分在一个区域,让这些开拓贵族们相互配合。 在开拓贵族们继续发展之后,对于另一部分开采银矿的勋贵进行了第二次承包,同时规定了已经承包过一次银矿的勋贵、官宦世家、豪强,将不能继续承包下去。 这些年朝廷放开了海外银矿,很多勋贵、官宦世家和豪强们一起前往海外开采银矿。 大乾朝廷每年获取的银矿也在不断攀升,这些银矿绝大多数都被朝廷铸成银币,只有一部分被勋贵们收藏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