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儒家的崛起-《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页

    也就是说,一笔钱,这些勋贵豪强官宦能够放贷两次,最终收益可能达到七成之多,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而且这些勋贵并不是只借贷给百姓,还借贷给城中的工匠作坊、小商人,还有其他的百姓。普通百姓因为没有人脉,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找不来保人,无法借贷青苗贷。

    然后这些青苗贷就被那些有人脉的勋贵、豪强、官宦世家们轻易借贷,接下来再去贷给本就需要的百姓们。

    朝廷每年抽调了大量钱粮,原本就是想要给百姓便利,让百姓过的好一点,压力减轻一些。但是这些青苗贷却被那些勋贵们贷到手中,然后转手去做高利贷。

    最后非但没有帮助百姓减轻负担,反倒是被勋贵、豪强、官宦世家们趁机大赚了一笔。

    对于司农衙门的官员来说,将这些青苗贷贷给百姓,其中工作繁琐不说,收回贷款也麻烦,而将这些贷款交给那些勋贵,不仅轻松快捷,收回的时候也方便,不用担心坏账,甚至还能分润不少好处。何乐而不为呢?简直就是双赢。

    若不是有一个百姓突然跑去贷青苗贷,恰好又有人为他做担保,根本没有人会察觉这些交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郯城这里的青苗贷做的太好了,好到在全国各地都是首屈一指的,怎么能让朝廷不注意,再加上他们运气不好。

    有了足够的人手外,清查起来就变得非常简单了。阴谋诡计只有在暗地里才能起作用,一旦拿到阳光之下,那就再没有任何作用。

    朝廷对这些官员以及勋贵、官宦世家、豪强的清算进行的很快,毕竟已经有了成套的抄家流程。数万人被抄家流放,然后一部分送到乐浪郡,一部分送到海外琉球岛、扶桑岛。

    清理这些人很简单,但是继续给百姓发放青苗贷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就像是抵押物、保人,朝廷要是取消了,到时候出现大量钱粮收不回来,朝廷青苗贷每年大量亏损怎么办?

    青苗贷是朝廷下发的,但是这笔资金自从下发之后,就很少再补贴,完全是自负盈亏。朝廷没指望赚钱,但是也不能让朝廷亏钱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