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盐场盐税-《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页

    可从这一年开始,盐税开始降低,一直到王澈登基之后,盐税只有一百九十万钱。按照常理,大乾人口越来越多,盐税应该水涨船高,稳中有增才是,怎会跌呢?

    因此王澈这一次趁着巡视天下,准备去查一查盐税是怎么回事。

    王澈来到这里,自然是要去盐城的盐场一观。盐城的官员在听说皇帝要来,立刻就赶来迎接,而这里的盐商更是准备了无数礼物前来。

    大乾现在盐场主要有齐地盐场,山西解盐,蜀中井盐,河西青盐,以及淮地盐城海盐,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小盐场,不过产量不多,只能在周围贩卖。

    王澈在盐城接见了盐城的官员,以及盐商,只是并没有收取盐商的礼物。他也担心,若是收了,等到他巡视其他地方,各地官府有样学样怎么办。

    王澈只是勉励了众人一番,然后前往盐场巡视,了解盐城盐场的情况。

    盐城的盐场在大乾是产盐最高的盐场,因为采取的是晒盐法,海盐成本低,产量高,但是海盐的品质却只能算一般。大乾食盐品质最高的盐是河西的青盐。

    所谓青盐就是在河西盐湖产出天然食盐,这些食盐很纯净,没有苦味,品质最高,价格也要高一些。

    盐城盐场的海盐都在海边,所用工艺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依旧是当年子珏传授的晒盐法。

    “盐场盐工是聘用还是劳役?”王澈问道。

    盐场管事徐吴回答:“乃是聘用当地百姓。”

    王澈再问道:“盐丁给钱几何?”

    徐吴继续回答道:“按照朝廷法令,一丁盐工一年给钱五十贯。”

    一户盐工,一年五十贯钱已经不少了,要知道普通农户一年收入不过十贯。当然农户不用买粮,盐户需要买粮食、布匹等等,花销也大,不过即便如此收入也远比农户高。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盐户都能有五十贯钱,给钱多少也是看盐工产出多少的,若是产出低,一年给二三十贯的也不是没有。总的来说也是按劳分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