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关系到一派学说能否传续下去的大事,我不求学说鼎盛,只想要将这些东西传给后人!” “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要获得只怕就再需要等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若是真的如此,我们就是学派的罪人啊!” 听到这话,众人沉默了,也明白了这次机会的难得。 洛阳,学宫。 经过拆分之后,太学和学宫正式开启。 洛阳学宫在经过三个月的辩论之后,王恪在学宫之中设置十七经博士,选取了十七个学派加入官学之中。 这其中包括了法、儒、道、墨、农、兵等诸多经典。 其中十七家有七家都是以法家为主的排序,剩下十家才是其他学派的。而太学传授的学科也是这十七家。 乾元宫中。 王恪正在听太子和王哲汇报学宫的事情。 学宫之中发生的事情他基本上都清楚,学宫中一十七家学派也是他亲自制定的。 甚至就连当年被王骆训斥的儒家,王恪也没有区别对待。 “没想到,儒家居然是除了法家学派最多的一门啊!” “陛下,儒家一直以来都想要建立一个理想国家,一个天下大同的王道之国,现在天下一统,他们只有获得陛下的首肯才有机会,所以他们一定会来的!” “至于说其他学派也都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家。诸多学派虽然理论、方法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却很相近。” “比如儒家认为以礼法道德治国,天子和臣子相互尊重,君主听取劝谏就会圣明,臣子就会是贤明之人,吏治就会清明,土地兼并、压迫就会消失,然后再按照户籍将土地平分,天下就会大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