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学宫改制-《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页
现在这些人是在干什么?是在将蠢货送到皇帝面前,这是在消耗皇帝的信任,是在找死!
李斯原本并没有在意察举这些事情,他觉得那些勋贵官员们不是蠢货,但是他错了,当权势、财富迷住了他们的双眼,就算是再聪慧的人也会变成一头蠢货!
他恨不得现在就去将那些人找出来,用尽办法将他们搞死,以免连累自己。
现在的皇帝乃是雄主,不是晋定公、齐废公这种被大臣操控的傀儡。
李斯当即起身,冲王哲大礼参拜道:“内相,臣蒙受先帝、陛下恩典,得以施展抱负,辅佐先帝创立大乾,一统天下,开万世之基业,得以名留青史,斯绝对不允许这些人肆意妄为!也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在李氏!”
“内相放心,斯这就去处理他们!”
看到李斯如此说,王哲很是满意。李斯这个人能力是有的,而且很不错,但是私心也重,但是他同样有自己的弱点,现在他已经位极人臣了,现在就只剩下身后名了。
只要给他一些体面,他就会明白接下来怎么做。
三月,南阳令等一十三人坐法,皆赐死,十三家上万人徒岭南。
察举制在出现这种情况后,王恪当即对察举制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了察举制中每次必须有五人出身平民,并且规定父子不可同朝为官。
也就是说,想要让自己儿子当官,父亲就必须上书请辞。这样的限制为的就是打压那些勋贵官吏。
虽然他们可以让子侄为官,以绕开这个禁令,但是子侄两三代之后,还会亲近吗?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
同时有了父子不可同朝为官的限制后,就算是父亲请辞,儿子步入官场,再想要达到其父亲的地位或者影响力,就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时间。当然更多的是他一辈子也达不到。
当然若是真有才,能超越其父,那也是为国效力,并不吃亏。
王恪在看到察举制的弊端之后,开始在州郡设立郡学。他打算将郡学作为学宫在各地的延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