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谥号庙号 制度确立-《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页

    有了钱粮之后,各地也开始修建驰道。有了驰道之后,王畿和各地联系就会紧密。运转物资也会更加方便。

    王骆将修建驰道的事情交给国相孙乾,同时安排了十几名王室子弟配合。

    在当了皇帝之后,大乾进行了改制,推行郡县制,但是几年过去王骆发现,还有不少问题。从淮国变成大乾,虽然看似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可是其中变更非常大。

    创立国家,建立一种新制度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王骆想要做千古一帝,就必须要给大乾留下一个完整的制度,包括一套朝堂的政治制度。

    当年淮文王建立淮国,制订淮律,为淮国崛起打下了基础,现在是要看他的了。

    “众卿,如今大乾立国,自然要推行新的制度。自古明君贤臣都想要名留青史,可见身后之名的重要,因此大乾依旧要推行谥号。

    邦周五百年来,诸侯薨逝都有谥号评定一生功过,但是却对于贤臣并没有谥号。因此寡人决定对名将贤臣也推行谥号,以评定其一生功过。”

    “陛下圣明!”

    大殿之中群臣都很兴奋。这些群臣都是跟随王骆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几乎都有爵位在身,并且他们也都认为,自己的功绩绝对可以得到一个上谥。

    “陛下,若是贤臣、贵爵也能得到谥号,对于君王来说仅仅只有谥号就不足以彰显君王的功绩,臣建议重启殷商时期的庙号制度。”旁边的李斯向王骆建议到。

    李斯原本是秦国的官员,秦国投降后,韩非向王骆举荐,王骆于是召见其考校一番后,的确是一位大才,于是就让其在淮国出仕,这几年下来,李斯处置政务井井有条,并且多次献策,从无错漏。

    “祖有功,宗有德,庙号以祖或者宗为号,对祖宗乃是一种赞美。”

    “李卿直言甚合朕意!”王骆当即同意了。

    于是诏令,大乾除了推行谥号外,还恢复了殷商时期的庙号制度。谥号和庙号的推行也是对后代子孙一个督促。并且除了君王外,还有朝廷的重臣三公九卿,郡侯等公卿都要纳入其中,死后可商议谥号。

    庙号和谥号也是有区别的。谥号是对生前功过进行褒贬,有上谥也有下谥。现在的人还是很看重脸面,谥号问题也极少会弄虚作假。庙号则是对祖宗的赞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