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听旨-《长安令》


    第(2/3)页

    堂姐的这封信来者不善,看似是提醒她沧州不只是一些案子未上报,更是让她在沧州竭尽所能的将这些事情调查清楚,安排明白。

    可她若真是要按照堂姐的这封信行事,那回来定不会有安稳日子,可若不按照这封信来行事,那自己又该如何?

    武尧安左想右想没有想出个结果,最后只得无奈的摇摇头,如果按照她之前的计划,那自己要查的是长孙无忌,查完此人便可以金蝉脱壳。想到这里,武尧安便抬头看了看尉迟。

    “你看我做什么。”

    “看你英俊。”武尧安说着呲牙一笑,毫不避讳。

    “头一次见这个词来形容女子。”

    武尧安撇了下嘴,表示不认同尉迟的说法,在她心中尉迟就是要比普通男子英俊。

    她在朝为官不阳奉阴违,对亲友行事坦荡,在江湖上又有侠义之心。抛开这些不谈,单看尉迟的样貌就足以称得上英俊。

    “我若是有一日不能陪你去蓬莱了该当如何?”

    看到武尧安突然从嬉笑变得深情,尉迟有些不解。不能去蓬莱?难道是刚才的那封信?还是圣人跟她单独说了什么?

    “那便不去,我们去其他的地方。”虽心中有不好的预感,但是尉迟还是开口宽慰着。

    “不是!我是说...”

    武尧安伸手抓住尉迟的手腕,话还没有说完,马车便停了下来,车外的大理寺守门的小厮看到马车后立刻喊到。

    “大人,宫中宣纸的人已经等候多时。”

    听到圣旨和诏书已经下达,武尧安不敢怠慢,将刚刚的话吞回了肚子里,又换了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走下了车,独留尉迟一个人在马车中有些迷茫。

    “寺正大人,宫中的人说了,也要您一起听旨。”那小厮见尉迟没下马车,便再次开口大声说着。

    尉迟回过神也跟着下了马车,看着武尧安在前走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不能陪着去蓬莱?到底几个意思?难道这一次会有什么危险?

    进了大理寺正厅,尉迟便看到了拿着圣旨的循毓。这又是什么情况?难道不应该是内官来宣旨?这一大早上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尉迟有些疑惑的眼神在两个人身上来回打量。

    “陛下把循毓派出去跟着她们?”贵妃磨墨的手微不可见的顿了一下,如果是这样,那武尧安定会安全的回到长安。

    “爱妃我这个计划不错吧!”圣人说着一脸等待着夸夸的表情,他想撮合武尧安和尉迟循毓很久了,这回总算是能给老国公一个交代。

    “您....”贵妃在脑海中搜刮了半天才找到了几个夸赞的词“您还真是为了臣子们的呕心沥血。”

    “那是!此去路途艰险,说不定两人就在这险途中暗生情愫,等再回长安就省了我赐婚的圣旨。”

    贵妃看了眼圣人得瑟的表情,忍不住在内心暗暗叹了一口气,他总是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

    可只是这样是不能稳定住大唐的江山,这大唐盛世还要延续百年、千年,她不允许他人毁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