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起码说个烧开水啊!毕竟再先进的人类科技,也是烧开水对不对?” 有科学家嘲讽。 这简直是在他们智商上蹦迪! 无可容忍,这样的大事岂能开玩笑。 “这是真的!” “这是一种黑箱!” “我们很容易就能掌握,但终其文明末路,也许都无法将其基本构造进行修改。随着我们的进步,只能替换它的部件,让它运作的更快,更加安全。” 但前面的科学家也有开口的了。 这让后面站着的一懵。 如何真的? 你烧个火烧出虫洞? 你做梦呢? “是的,就算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又如何让船精准的从这个裂口进入跃迁空间?这得要精准可控的能量级‘钻孔’技术! 进入跃迁空间后,我们又如何出现在目标地点?这需要大量的量子场计算!还有,进入那个空间的时候,我们应该还需要将飞船的存在转化为跃迁空间的外来物理学存在,从而让船只‘挤压’进更高的维度。 又需要一个包裹船体的常规时空保护罩,否则飞船和其上人员一旦直接暴露在那个空间,都会死! 维持这样的计算量,对我们而言都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丁仪也大喊。 “你说的我不懂。但进入跃迁空间后,计算出基本跃迁参数,出现在目标地点需要的计算。我甚至感觉,我可以靠手动计算,出现在一个粗略的跃迁地点!虽然与精准目标有偏差,但不会太大。” “你们只要看看,就知道了.........” 章北海带头,和最前面的科学家给后面的人让开位置。 后面的挤上来。 看上一眼就纷纷沉默。 他们原本想的是,这跃迁引擎应该具备人类无法理解的跃迁空间核心和十一维空间隧道效应立场发生器等配置。 前者以供舰船进入空间,后者则负责生成量子场保护在十一维空间的舰船,越大体积的物体应该需要越多计算量。 但这些都没有。 就很简单,不说外星人运用上面的高科技,简单理解成普通人都能听明白的。 它本身基础构造主要是三个部位:能源、粒子加速器、控制两者的电子系统,外壳。 能源是核聚变,以启动粒子加速器,甚至这都不是高功率循环粒子加速器! 这粒子加速器,人类随意可造,普通化学能就可以进行充能。 外壳则是人类常用的防辐射材料,以阻挡启动时将释放的有害能量。 因为过于简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