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被包养的日子-《四合院重生1960》


    第(2/3)页

    娄小娥在四九城的投资进展得很顺利,作为第一批回来投资的港商,她不仅受到了政府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更成为了政府必须要立起来的标杆。

    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娄小娥的酒店、纺织厂和成衣厂迅速建成,然而,在招工这一环节上,她却遇到了一些麻烦。由于当时社会刚刚改革开放,许多人对新兴的港资企业持有疑虑和观望态度,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招工并不顺利。甚至还有人在夜里给纺织厂的大门泼污水。

    街道办为此在辖区内的四合院召开了多次吹风会,然而效果却十分有限。大家对于到私营企业干活仍然畏之如虎,担忧与疑虑依旧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在多次吹风会上,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努力解释着私营企业的优势,试图打破人们心中的壁垒。他们强调私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薪资,以及更为灵活的工作方式。然而,长期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让人们难以轻易接受这种新兴的经济形式。

    尽管街道办做出了努力,但人们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一些人担心在私营企业工作可能面临不稳定的职业生涯,还有一些人对私营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存在疑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招工难题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娄小娥一连几天带着王倩倩一直早出晚归。苏文看着娄小娥和王倩倩忙碌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人包养的小白脸,每天的任务就是陪着两位女士做运动,然后安心地享受她们的照顾。

    虽然这种生活看似轻松惬意,但苏文心中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小娥公司遇到麻烦了吗?看你们这几天一直愁眉不展的。”苏文试探性地问娄小娥,想要了解更多情况。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娄小娥和王倩倩走进屋来,两人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

    娄小娥叹了口气,坐在苏文对面的沙发上,王倩倩则挨着她坐下。娄小娥揉了揉太阳穴,缓缓地说道:“是啊,阿文。招工的事情确实比我们预想的要困难得多。虽然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但人们的观念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很多人对我们这种个人企业还是心存疑虑,没人愿意来。”

    王倩倩也补充道:“而且,不只是人们的观念问题,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我们的工厂抱有敌意,甚至进行破坏。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棘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