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师傅这人很少做出承诺,但只要他拍胸脯保证的事,我就放心去做。我的多疑之心似乎对他毫不设防。 “就听他的话。走吧。”我迈步走向刻有“函谷关”字样的石门,用实际行动向周围人表明态度。 虽然师傅是主要领导,但具体决策权还在我。 大家犹豫片刻,也只能跟紧我。 我们合力推开“函谷关”石门,发现一段更陡峭的上坡路。 这截上坡路很奇怪。层层石阶的高度存在明显差异,整个平面上下倾斜的幅度也很大,形状还像个倒置的漏斗。苔痕上阶绿,我们越往前走,越觉洞壁开阔。我们明显在漏斗嘴的位置。 我抚摸着两旁石壁。我极度敏感的皮肤能清晰感受到,石壁材质也在悄无声息地变化:原本凹凸不平的海底礁石变得越来越规整,越来越丰满。 玄武岩、火山岩和含硫化物的黑曜岩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直到填满洞壁两侧。再往上走,我还摸到一些夹杂着矿化树干的厚厚烂泥,简直像化石一样坚硬。想必它们在这一千多年的光阴里,已经被雨淋、又被风干了无数次。 “这里的内部构造,很像大西洋的死火山岛。”师傅走在我身后,喋喋不休,全是闲聊,“哎,一几年的时候我出任务,在大西洋上漂过两个月。开潜艇都得躲着它们,要是不小心撞到,潜艇就报废了,可比水下暗礁厉害多了......” “可我们在太平洋。”我头也不回。 “哈哈,别说这种分家的话。海洋也是个命运共同体呀。” “......师傅,您真的很吵。” “不吵了不吵了,那咱们好好走路,走快点儿吧。”齐师傅抢先几步。 “急什么,所有机关都闯过了,出口不就在前面?”我看看身后气喘吁吁的考古队员们,有意等等他们。 正常人的体能都有限,不像我们,像特种兵一样天天摸爬滚打。 “别大意,还有最后一道‘机关’。”齐师傅回头看我。 但我注意到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我身上,而是高高掠过我的头顶,看向我身后黑咕隆咚的墓穴。 “什么机关?” “潮汐。” “潮汐?” “对。这是大自然赠送的‘机关’。”齐师傅重复一遍,说,如果洼地内的海面与洼地外的海面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内外必有沟通。那么,洼地内的蓄水也会随着潮汐作用上涨。海水可能会通过间谍炸开的大洞,重新翻涌上来...... “快走!”我不等他讲完,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我立刻招呼所有人用尽全力,最快速度往上爬。 简单来讲,只要外面涨潮了,墓穴里也会涌入海水。所以我们要尽快出去。 大家也赶紧手脚并用,努力爬。 纷纷累得满头大汗。 大约爬了十几分钟,队伍末尾一人实在走不动,筋疲力尽地靠在石壁上休息。忽然,他“啊”的尖叫一声。 第(1/3)页